就业信息网 用户登录 旧版网站入口
就业典型
首页 > >就业典型
【闪亮的日子】董哲:青春在军营中闪光
就业网 | 2022-07-31 00:00 | 浏览:1933

董哲,河北张家口人,2016年考入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9年9月应征入伍,服役于空军航空兵某部队。2021年退役返回学校,目前被清华大学录取为硕士研究生。

14.1.png

从小到大,我一直都对军营有一种特殊的向往,一方面是受《士兵突击》《我是特种兵》《战狼》《红海行动》等影视剧影响,许三多、小庄、冷锋、蛟龙特战队……坚毅果敢、本领高强、威武热血的军人形象在我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他们算是我最早追过的“星”;另一方面是受我父亲的影响,他也曾是一名解放军战士,一有机会就喜欢拿着他的老照片给我讲部队的故事,紧急集合的狼狈、半夜执勤的害怕、摆弄大炮的要领、战友曾经的糗事等等,讲了一遍又一遍,我都快听腻了但他却总是乐此不疲,耳濡目染之下我更是好奇,究竟是怎样一个地方可以让人如此念念不忘,人到中年依然怀念着那段峥嵘岁月。

刚刚走进大学的校门,出于对那身礼服的向往,我加入的第一个社团就是国旗护卫队,去守护国旗,也是守护自己心中的那个梦想。那两年,无论是寒冬还是炎夏,我和队友们都在刻苦练习队列动作和旗台动作,扛过旗,擎过枪,拿过刀,无数次目送五星红旗在朝阳中冉冉升顶。

虽然穿着礼服升旗已经如愿以偿,但我对部队的向往却有增无减,终于在大四这年我做出了这个最重要的决定:去当兵!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我做好了入伍前的一切准备,经历体检、政审、役前训练,我顺利成为了人民空军的一员,穿着那身梦寐以求的蓝色迷彩,激动地踏上了奔赴远方的列车。

“部队是一所大学校,虽然你是大学生,但在军营里有很多你在外面学不到的东西”,这是入伍前父亲对我的叮嘱,也是我入伍以来时刻铭记的一句话。

不扫一屋何以扫天下,扣好军旅的第一枚扣子

作为一名新兵,首先要接受的就是为期三个月的新兵连,理想与现实差距首先在这里显现出来。没有想象中的那些激情和热血,最先迎接我们的并不是擒拿格斗、舞刀弄枪,而是枯燥的内务和条令。部队里的内务标准是每一个新兵的噩梦,压被子、捏毛巾、摆内务是每一天的必修课,被子要方方正正,地面是一尘不染,哪怕是一块小小的抹布也要叠得板正。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当一个好兵,首先就要清楚如何当好一个兵,一本厚厚的条令、几张密密麻麻的题库是部队这所大学校的主要课程,从理论到实践的严格执行是做一名合格军人的必经之路。从细节开始慢慢改变,从第一条开始认真学习,我终于在全旅的条令比武中拿下第五名的好成绩,获得了军旅生涯中第一张证书和奖牌。

不扫一屋,何以扫天下,从生活习惯的改变到思想观念的改变,磨炼沉着冷静的性子,摒除焦躁浮躁的坏习惯,这是枯燥的内务和条令的意义所在,更是从一名地方青年到合格战斗员转变的关键所在。

扎根奉献,甘心做国防事业的一颗螺丝钉

新兵连结束后,我被分到了警卫连。入伍前片面地以为空军就是像航空兵和空降兵一样翱翔蓝天,与白云肩并肩,每天都与飞机打交道。而当自己真正成为其中的一员后才发现,并不是所有空军人都会飞翔,警卫兵就在以另一种方式践行着自己的忠诚。

1年,365天,4380班岗哨,8760个小时,警卫战士时刻坚守着自己平凡而又伟大的岗位。万家团圆日,将士战备时。当万家灯火逐渐黑暗,百倍警惕的眼睛却愈发明亮。“站住,干什么的!口令!”这是划破每一天黑夜的第一声;“紧握枪,军威壮,警卫战士多荣光”,这是每天从口中唱出的最自豪的歌声。400障,爬战术,武装跑,擒拿格斗,刺杀射击,练就这一身本领,就是为了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那一刻挺身而出。岗位从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哪怕是一颗普通的螺丝钉,也是国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和平年代,我们可能是一名不起眼的卫兵,默默地守护着自己的岗位。但是战争一旦爆发,警卫兵一定第一个站出来,全副武装奋不顾身冲在最前面。虽然不曾翱翔于蓝天,却依旧忠于蓝天,带着扎根奉献的情怀,用七尺身躯守护祖国的土地和蓝天,筑起一道别样美丽的风景线。

犹记得2020年10月的“四会”政治教员授课比赛,连队领导给我报了名参加比赛,面对这不容推辞的临危受命只能一不做二不休,从定主题到写稿子再到PPT全都是一个人利用空闲时间完成,然后改了一遍又一遍,顺利通过预赛后决赛前又突然改成了脱稿授课,面对这突如其来又完全陌生的要求只好加班加点地熟悉、背诵,还好在决赛发挥正常,获得了阵阵掌声,并拿下了比赛的二等奖。感谢部队给了我这么多的机会让我一步步走出舒适圈,探索出更多的精彩。

入伍的二年,也是春节没和家人重逢的两年。现在身处他乡肩扛重任,忠孝难两全的感慨油然而生。在一天的训练间隙指导员把我叫到连部,说有我的一封信。当我拆开信,看见了那熟悉的字体“亲爱的儿子:……”之后泪水就止不住地往下掉了。这是我与家人第一次以信的方式交流,许多平时面对面不好意思说的话都写在信里,让人惊喜又感动,一字一句饱含父母的深情。亲情在这一刻得到升华,我开始更加珍惜和他们视频聊天的机会,更决心要用自己的实际表现告诉他们,你们的儿子长大了,不会再让你们操更多的心了,我也要扛起这个家里的一份责任了!

备战考研,继续完成另一个科研之梦

2021年9月1日退伍,这是一段故事的结束,也是另一段经历的开始。虽然两年没有回过家,但也不能享受太久团圆的喜悦,我只陪了家人四天就匆匆返校,因为距离考研只剩一百多天,我必须及时收心,调整好状态赶快去投入下一场战役。

利用不到一周的时间办完退伍后落户、复学的一系列手续,就这样重归紧张的学习生活。材料加工专业大四上学期与其他专业不太一样,不但课程多,还有三门课程设计和一门生产实习。而且随着专业培养计划的变动,我还要同大一新生一起再新学习两门专业素养课以达到毕业学分要求,这就使得原本就不充裕的复习时间更加捉襟见肘。毕竟离开校园两年,无论是学习状态还是知识储备都需重新加载,兼顾好专业课程学习与考研科目复习是至关重要的。这可能真的算是大学四年最难的一个学期了吧。没有假期,没有娱乐,每天都在不停往返于教室与图书馆之间,期间还夹杂着各种实验、作业和课程设计,似乎只有周末没有课时才能酣畅淋漓地学习一整天。内心不免夹杂着躁动与困乏,看着越来越近的日期,心里越来越没底,但也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既然决定就要贯彻如一,如果现在放弃的话前面的付出就毫无意义了。就这样日复一日地复习了三个月,来战吧!

从考完最后一门课到录取通知公布,我的心里一直都是没底的,毕竟我知道自己只是一个复习了三个月又侥幸进入复试的考生。直到考研前一天我也没有把知识点全都掌握,甚至连真题都没做完,当时就想着如果再给我一个月那该有多好啊,那样我一定会更自信地走进考场。

可当看到录取结果“初步录取”的那一刻,才突然觉得世界明亮起来了,曾经所有的焦虑疲惫委屈全都烟消云散了,付出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值得。这一路上我要感谢许多人的帮助,指导我课程的同学,陪伴我复习的研友,积极为我协调课程的老师,倾听我负能量并解开我心结的朋友,以及所有鼓励我相信我的人,没有他们的存在我绝对不可能成功上岸。但我最感谢的还是我自己,能够始终坚定着信念不曾放弃,即使希望渺茫依然愿意放手一搏,享受着孤独也感受着温暖,勇敢地向未知的未来要一个结果。

都说考研是一段难忘的经历,而我亲身经历过一次之后同样感觉刻骨铭心。我获得的不仅是入学资格,更有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考研这一关我有惊无险地闯了过去,但未来还有着一道道关卡等着我,我想自己在未来遇到挫折低谷时,一定会想起那段充满干劲、迎难而上的日子,从中汲取勇气与信念,一往无前坚定地走下去。

两年的戎装生涯让我明白钢铁之师是要以纪律、使命、意志去铸就,即使离开部队也要退伍不褪色,军魂永存,军人的痕迹会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样我也感激两年的部队经历重新锻炼了我的意志品质,是我助力完成科研梦想的重要精神源泉,青年正是逐梦之时,奋斗更是应有的模样!

14.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