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信息网 用户登录 旧版网站入口
就业典型
首页 > >就业典型
【闪亮的日子】让青春无悔——一个“翻译官”的乡镇扶贫故事
就业网 | 2022-07-31 00:00 | 浏览:700

王晓峰,2014级翻译硕士,2016届毕业生,广西定向选调生。现任中共北海市委办公室三级主任科员,合浦县石湾镇党委副书记(挂职)、广西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驻合浦县石湾镇工作分队队长。曾获评全区优秀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员、获全区“决胜小康·奋斗有我”征文比赛优秀奖。

“基层最能锻炼人,我跟王副书记在一起共事三年多了,他虽然年轻,但踏实能吃苦,工作任劳任怨。”说起王晓峰,合浦县石湾镇不少扶贫干部都竖起了大拇指。 

“环境变了,责任和使命却未曾变。”作为合浦县石湾镇党委副书记(挂职)、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分队队长的王晓峰,今年刚满28岁,一脸书生气的他曾是市里的一名“翻译官”,别看他年纪不大,到基层工作已有四个年头。

“在脱贫攻坚一线,驻村工作队员肩负着上级党委政府赋予的历史使命,队员表现得好与坏,直接关系到扶贫成效。”初来乍到的王晓峰深谙,抓好队伍建设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要发挥先锋引领作用,真正成为脱贫攻坚一线的主力军、生力军,就要融得进来、沉得下去,派得上用场。

为此,从角色转换的第一天开始,王晓峰便着手开展常态性督查,制定驻村任务清单,开展自查自纠,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并常常采取不打“招呼”、直奔现场的方式,检查驻村工作队员是否真正在岗履职。

18.1.jpg

为尽快熟悉情况,到任一个月内,他就遍访了全镇17条行政村,基本摸清了各驻村工作队员的工作表现情况,并深入到一户户贫困户家中拉家常、访民情。在走村入户的家访中,也让这个“涉世未深”的小年青“吃尽了苦头”:没有车,就骑上自己的小电驴;不懂路,就边导航边问路;听不懂本地话,就照着粤语教材反复学,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当地干部群众渐渐认识了他、接受了他、信任了他。

针对个别不认真履行驻村职责、工作不到位的驻村工作队员,王晓峰抱着不怕得罪人的态度,提出具体整改目标和工作要求,并制定出“提醒、约谈、调整”的管理机制,有效整顿了驻村工作队员履职尽责的工作作风,推动了驻村工作队员在脱贫攻坚一线担当作为和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驻村工作队员肩负着组织的重托,承载着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希望,如何管好用好驻村工作队力量,一直是王晓峰思考的问题。作为驻村工作队员的“大家长”,对队员们驻村的艰苦他深有体会,考虑到工作队员们衣食住行在村,为解决驻村公寓建设资金问题,王晓峰主动与部分市县后盾帮扶单位沟通联系,甚至不惜登门请求协调,并积极通过组织部门协调基层党组织建设经费投入。当年年底,推动石湾镇17个村(社区)驻村公寓落成,为驻村工作队员安心工作解除了后顾之忧。

与此同时,王晓峰大力实施驻村工作队员关爱工程,通过“家访谈心关爱、素质提升关爱、待遇激励关爱、经费保障关爱、生活健康关爱、典型鼓励关爱”的六大关爱措施,全面落实保障工作队员的帮扶经费和驻村补贴,组织健康体检,帮助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协调后盾单位为驻村队员提供电脑、空调、办公桌椅、锅灶等必要的驻村工作生活必需品,为驻村干部撑腰鼓劲、当好后盾。严管厚爱,形成了正向激励,让石湾镇的驻村工作队成为一支素质过硬的扶贫队伍,推动了多个项目落地。

除了负责驻村工作队员的管理外,王晓峰还挂点该镇的“十三五”贫困村大浪村。据介绍,这个靠近县城的小村落,村集体经济薄弱,缺乏造血功能,村民们主要收入依靠种养获得,不少村民都有外出务工的想法,但又碍于家庭原因难以成行。虽然村里一直摸索“造血式”扶贫,先后搞过肉牛养殖、土蒸米酒等,但忙到最后还是“涛声依旧”,始终不能发挥引领作用。

18.2.jpg

如何帮助群众脱贫,实现共同富裕和持续发展?王晓峰经过调查探访,获知北海永诚利电子科技公司有意向设立新的生产车间。知晓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后,他当即与村干部前往拜访,详细向该公司推介大浪村的各种资源优势。诚心所动,经过多次详尽的洽谈,2020年5月12日,大浪村永诚利扶贫车间正式投入生产,让村民们在农闲之余端上了务工的“饭碗”。如今,在生产车间务工的工人们,人均日收入能达到80元,真正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让村民致富有了硬支撑。

在做好脱贫攻坚的同时,如何写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是王晓峰的另一个着力点。结合合浦县委“四清一规范”的倡议,为改变乡村“脏、乱、差”这一现象,王晓峰带领工作队员积极响应,组织人力、物力、财力,以走深、走心、走实的方式宣传宣讲,首先带动贫困户自觉参与到美化家园行动中来,大大提升了乡村的“颜值”,让农民群众在乡村风貌提升工作中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三年履职,从“翻译官”到扶贫干部,王晓峰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自己的初心和使命。石湾镇4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207户贫困人口脱贫摘帽,他赢得了贫困户的认可、同事们的肯定。2020年7月,他获得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的表彰,被授予“全区优秀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员”荣誉称号。

“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作为扶贫干部,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三年来的扶贫岁月,有苦、有累,但能投身于脱贫攻坚这项伟大的事业当中,看到这几年间乡村悄然发生的美丽变化,再苦再累也让我笃信青春无悔!”王晓峰感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