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通讯员 张潇环)4月4日晚,天津大学就业教育第二课堂《职场沟通》之《沟通是要“花钱”的》线下见面课,于北洋园校区46教A415顺利开课。主讲人胡刚,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作为专业的职业培训师已对700余家企业和组织进行过课程培训,并专注于职场沟通培训14年。建工学院党委副书记李京霖、就业指导中心就业教育工作负责老师唐婧亚在课前与胡老师进行了接洽。
胡老师分享到,职场沟通能力训练专题课程走进校园,可以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校和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为其初入职场做好第一手准备。
课程一开始,胡老师提出了“为领导写300字左右的报告,应多于300字还是少于300字?”的问题,并广泛征求答案。在场同学们兴趣盎然,纷纷举手投票并发表观点,胡老师针对不同的观点,做出了详尽分析。随后,胡老师通过互动,讲解了浅显易懂的田字格模型、网友见面实例等内容,引导同学们主动得出“沟通的目的是思考循环”的结论,启示大家在现实生活中要学会换位思考,通过改变自己的期望值,来寻求更好的“双赢”之策。
接着,胡老师提出了4道思考题,并分别连线了东北林业大学、云南大学以及河南中医药大学在线直播课堂的同学们,老师对他们的回答进行了精准的实时点评,并详细解析了思考题,启发了同学们的思维,展现了沟通的艺术。
胡老师重点讲解了“哪些沟通在浪费时间”以及“沟通带来的价值”等问题,不仅告诉了同学们,要在工作生活中,避免无效沟通,还为有效沟通指明了方向。在培训的最后,胡老师通过接地气的小游戏,向同学们强调了沟通质量的重要性,启示大家在与人沟通时要抓住机会成本,“同频道”沟通。
在《职场沟通》——《沟通是要“花钱”的》课程结束之后,同学们仍不舍离场,纷纷向老师提问、与同学交流。
软件工程一班的研一学生侯佳旺从“300字报告”案例中获得启示说到:“在职场中,绝大多数事情都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这不同于在学校答数学题,唯有灵活应对才是良策,才能在职场中顺风顺水。我通过胡老师的课程体会到了沟通能力的重要性,沟通是门艺术,只有多锻炼才能将事情处理得游刃有余,进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身为学生的我们在这方面的经验还太少,多参加此类职场技能培训十分必要。”
化工六班的大二学生张达,虽离毕业还早,也积极地报名第二课堂并参与此次课程,他说到:“沟通能力不论是在学习中还是社会上,不论是在与老师同学的交往中还是未来的职场上,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本次的课程中,我主要学习到——沟通要照顾对方感受、沟通要简洁而注重质量,这种对沟通更加清晰的认知必将有益于我今后的学习和生活。”
土木一班的大三学生李柔峰,即将面临实习,他也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报名了“演讲与口才”“大学生劳动就业法律问题解读”等其他课程。本次“职场沟通”课后,他提到:“除了了解沟通技巧外,我还通过胡老师的解答获得了启示,也拥有了更多自信,在面临沟通选择时不再怀疑自己。生活中常见的‘一味地迎合他人而不知拒绝’并不是正确的策略,唯有抓住机会成本,巧妙地与人沟通,才能‘双赢’地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
生物工程专业研二学生姜紫耀在毕业将至时也选择了参加“第二课堂”。在本次课程中,她印象最深刻的是“田字格模型”,她说到:“从小受德育影响的我们,在沟通时有时会选择牺牲自己去成全他人,通过胡老师的讲授,我明白了更好的沟通,是考虑到他人的变量后去调整自己的预期,让双方都感到快乐。此外,我还报名了多项其他课程,希望在今后的‘第二课堂’中,能更清晰地找到自己的就业方向,并进一步指导职业生涯。”
风雪阻挡不了同学们的步伐,假期也挡不住大家学习的热情。本次由胡刚老师带来的“职场沟通”课程使同学们受益匪浅,相信大家在今后的“第二课堂”学习中将会收获更多。
原文发布于天大就业tjujob微信公众号(此处有超链接)http://mp.weixin.qq.com/s/o_GlixxGPZSo5FJ4V8yPE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