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信息网 用户登录 旧版网站入口
新闻咨讯
首页 > 学生 >新闻咨讯
天津大学召开2009年毕业生“求是奖”表彰大会暨赴西部、基层、艰苦行业、重点单位毕业生座谈会
就业网 | 2009-07-03 00:00 | 浏览:6829
6月26日,天津大学2009年毕业生“求是奖”表彰大会暨赴西部、基层、艰苦行业、重点单位就业毕业生座谈会在在天津大学会议楼第八会议室举行。天津大学党委书记刘建平,天津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杨贤金出席,党委宣传部部长花建锋、教务处处长葛宝臻、研究生院副院长韩金玉、党委学工部部长雷鸣、校团委书记罗进飞、两办副主任、机关党委副书记孙月海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由学工部副部长、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张蕾主持。
    张蕾主任就我校毕业生赴西部、基层、艰苦行业、重点单位就业的情况做了汇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给大学生就业工作带来的影响,我校领导高度重视,主管部门积极作为,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强就业服务,多方拓展就业渠道,做好毕业生的推荐工作,加强对毕业生的指导,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我校总体就业率达到90%以上,其中本科生就业率已达到99%以上。我校不仅保持较高就业率,还千方百计地从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入手,引导毕业生到西部、基层、艰苦行业、重点单位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截至目前统计,2009届毕业生总计6986人,其中研究生3068名、本科生3630名、高职学生,到西部地区就业246人,到东北地区就业181人,到艰苦行业就业163人,到部队78人,到基层工作11人,选调生12人,村官3人,总计694人。到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工作的毕业生占到签约总人数的近五成,比去年提高了五个百分点。
    为进一步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基层、艰苦行业、重点单位建功立业,引导广大毕业生把个人成长成才与国家民族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我校自2009年开始专门针对这些优秀毕业生设立“求是奖”,并对“求是奖”获得者予以表彰奖励。“求是奖”的名字源于天津大学‘实事求是’的校训,“求”是研究、探求; “是”指事物的内在规律, “是”就是真善美,是理想,是正确的方向。设立‘求是奖’的目的在于鼓励天津大学的毕业生能把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不断求索真相,勇于开拓创新,将来成为国家建设的主力军。
    党委学工部部长雷鸣宣读了表彰决定,经过个人报名、学院审核、初评及复评,学校决定授予药学院丁月旭等10名同学天津大学2009届毕业生“求是奖”金奖,授予理学院朱载鹏等24名同学天津大学2009届毕业生“求是奖”银奖,授予机械学院尘恒等66名同学天津大学2009届毕业生“求是奖”铜奖。校领导为获奖学生颁发了荣誉证书。
     会上,七名优秀毕业生代表做了典型发言。“金奖”获得者、药学院硕士研究生丁月旭动情地说。“我永远也忘不了温总理对我说,社会需要这个专业,党和政府一直在为大学生就业想办法,你们要有信心。总理的话鼓励了我,所以我选择去西部就业。”她放弃了留在北京、天津和回家乡重庆的工作机会,最终选择到云南一家中草药开发企业。选择到四川绵阳工作的精仪学院07级硕士生周佩璠说:“今天要走出天大的校门,实事求是的校训早已深入我心,母校教会了我正直做人、踏实做事,也教会了我用最坚强的臂膀肩负起民族重任,最深沉的感情热爱祖国,铸国防基石,做民族脊梁,这是天大精神的传承和升华,也将在人生路上一直激励我向前。”
    文法学院的本科生宋宝晶在即将毕业的时候,也面临着很多的选择,也曾考虑选择一份稳定的工作,过稳定的生活,但是能够成为一名志愿者是她最大的心愿,它承载着我的理想。于是她毅然决定放弃在天津工作的机会,报名参加了大学生支援西部计划,有幸成为我校志愿者队伍中的一员,奔赴遥远的甘肃甘肃省永登县人民检察院,开始她的志愿生活。此外,机械学院本科生朱万冬、管理学院本科生马朝、机械学院研究生潘沈鸿、理学院本科生朱载鹏也与大家分享了他们的感受。这些学生的发言真诚而质朴,代表了广大赴西部、基层、艰苦行业、重点单位就业的毕业生共同的心声:“用我的青春和热情回报国家的培养,秉承天大校训。今天我因天大而骄傲,明天天大也会因为我的选择而骄傲。”
    最后,校党委书记刘建平书记讲话,他首先对大家的职业选择表示了充分的肯定,然后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希望毕业生们进一步坚定服务祖国、服务人民的理想信念;二是在工作中锻炼,加强学习,完善自我;三是,从点滴做起,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学会从基层做起。最后刘建平书记表达了对毕业生们的祝愿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