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信息网 用户登录 旧版网站入口
新闻咨讯
首页 > 学生 >新闻咨讯
这个暑假,天津大学的辅导员去哪儿了?(四)
就业网 | 2020-08-08 00:00 | 浏览:3281

以信仰之力、非常之功铸就百年辉煌——中建西南院暑期挂职调研报告

      挂职人员信息:赵天,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辅导员,2020年7月10日-8月10日在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西南院)人力资源部挂职。

      一、挂职单位情况简介
      (一)雄厚的企业实力
      中建西南院坐落于享有“天府之城”美誉的四川省成都市,隶属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中建集团组建于1982年,是我国专业化发展最久、市场化经营最早、一体化程度最高、全球规模最大的投资建设集团。2007年,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创立,标志着中建总公司整体重组改制完成。2017年,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更名为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财富》世界500强第21位,中国500强第3位,历史深远,实力雄厚。
      中建西南院前身为1950年成立于重庆的国营西南建筑公司设计部,1982年改属中建工程总公司领导并更名“中建西南设计院”,2007年根据中建股份上市要求经法定程序整体改制改为现名,2010年迁至高新区天府大道866号新址举行建院60周年庆典活动,进入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今年恰逢中建西南院成立70周年,这是一个与人民共和国共同成长起来的中央企业,在国家最近提出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大格局下,在整个成都“爱成都,迎大运”的向上氛围下,西南院有着无限光明的发展前景与机遇。

      中建西南院实力雄厚,以“拓展幸福空间”为使命,以“设计精品 成就员工 服务社会”为责任,以“诚信 创新 超越 共赢”为精神,70年来奋发努力,扎实工作,现已发展成为拥有员工4600余人(其中设计主业员工3900余人),教授级高级建筑师、高级工程师132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才26人等众多高级技术人才、形成了包含设计咨询、市政、轨道交通、规划、城市设计、项目管理、建筑能源与环境设计、造价、装饰、幕墙、复杂结构、TOD、BIM、投资、智能建筑、工程总承包等20余项业务在内的全产业链的大型企业,除成都总院外,在重庆、深圳、上海、北京、山东、雄安、海南、广东、贵州、西藏等17个省市自治区设有分支机构,其效益与规模综合排名在中建集团旗下七家设计院中排名第一。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建西南院目前是高端专业人才保有量区域同类型企业的第一位,说明这里既有吸引人才的实力,又有留住人才的魅力。

     从1984年至今,中建西南院获得国家级、省部级以上优秀设计奖1000余项,国家优秀设计金奖5项,获得中央企业先进集体、全国工程质量管理优秀企业等荣誉。

1.jpg      (二)多元的专业特色
      中建西南院的业务涵盖交通建筑、体育建筑、医疗建筑、教育建筑、文化博览建筑、商业综合体、办公建筑、超高层建筑、建筑工业化、TOD、绿色建筑、城市规划、景观、装饰设计等覆盖社会发展与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成都天府国际场与双流机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T3航站楼、青岛胶东机场、长沙黄花机场等国内大型机场,郑州奥体中心、长沙国际体育中心等体育建筑,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贵州茅台医院等医疗建筑以及成都著名景点远洋太古里、四川省图书馆新馆等均出自西南院之手。可以说,整个中国都遍布着中建西南院的智慧结晶。
      目前中建西南院形成了包含前方工作室、郑勇工作室、邱小勇工作室、特色小镇研究中心等在内的19个专业化研究集群,术业专攻、发挥特色、形成合力。
      2018年,中建西南院成立了企业大学——至善大学,设有党建与人文社科、设计、工程、管理四大学部,形成了“四部十六院”的建设体系,涵盖了全院业务、职能板块,标志着中建西南院的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2.png

      (三)舒适的工作环境
      我挂职的地点为中建西南院的第二办公区,也是目前设施最全、部门最多的核心办公区,坐落于成都市高新区金融城核心区,旁边是天府金融中心、银泰中心、三峡成都总部、旺旺公司、联通大厦等大型高新密集型企业与建筑,距离成都老城区春熙路、天府广场核心圈约8公里,公交地铁四通八达,商铺林立,绿化优美,医院、学校、政府机关等15分钟可达,是绝佳的黄金地段。

3.jpg

      企业内部办公场所宽敞明亮、办公设施崭新先进,有专门的物业公司进行日常管理,并且为职工配备了食堂、商店、咖啡馆、健身房、图书馆等日常生活必需的休闲娱乐场所,充满了人文关怀与企业特色。

4.jpg

      值得一提的是,17层的办公楼内部,中间每一层都是不同的设计院,可以看到每一个设计院的风格都是有着鲜明特色的,多种风格体现着多元精神,70年来,正是这些精神的无数次碰撞与交融,才最终形成了西南院独树一帜的企业文明。
      这里的人际关系也简单透明,基本没有复杂的“办公室政治”,不同部门之间沟通顺畅,大家有着共同的目标与追求并为之奋发努力,整个西南院便充满昂扬向上、积极乐观的正能量。

5.jpg

      (四)与天津大学的友好关系
      中建西南院与天津大学有着深厚的合作情谊,目前天津大学为西南院输送了近200位毕业生,年限长的有几十年,短的一两年,都在西南院取得了良好的事业发展。
      中建西南院每年定向天津大学招聘30-40人,专业涉及建筑、城乡规划、工程管理、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等相关专业,虽不能说这里会为天津大学设立明确的“绿色通道”,但这里对天津大学的人才渴求度,可以用“求贤若渴”来形容,招聘指标也有逐年扩增长的趋势。
      毕业生到这里会得到更好地锻炼与长足的发展,天大毕业生刚刚进入西南院,便有机会在大师指导下走进大平台、参与大项目,如天府国际机场等,不会仅仅“画楼梯”,西南院会用“真枪实弹”来促使天大学生尽快成长直至独当一面。优秀的学生三年之内就可以成为主任工程师或主任建筑师,成为设计院副院长、分院院长、部门总工程师、总经理、执行院长的校友也不在少数。
      这里既是辽阔天地,又能大有作为。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建西南院是一支十分年轻且高学历、高素质的团队,全院员工平均年龄约34岁,本科及以上员工占比86%,“老八校”及985高校毕业生达85%,天津大学作为“老八校”之一,在这里有着很强的信誉与影响力。
每年暑假,中建西南院都会面向天大、哈工大、浙大、同济、东南、华南理工等985院校招收实习生,也就是“菁英实习生”计划,为期一个月,作为进入西南院的“前站”,企业对实习生的重视程度也是非常之高。

6.jpg

      另外,天津大学一直在暑期选派建筑、建工、环境等相关专业的辅导员到西南院进行暑期挂职,加深了交流,也加深了友谊,为天大学生的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工作故事
      我挂职的部门是人力资源部,负责员工招聘、档案管理、员工培训、工资管理、离退休等人事管理工作,在我挂职的一个月,主要参与的两件事情就是新员工入职培训与职称评审。回忆起这一个月有太多太多的点滴,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两个故事与一组细节。
      (一)细微之处见真章
      新员工培训对于参与者来说只是一场全程参与,但对于组织策划者来说却是十倍百倍的思考与付出。
      本次培训以“少年凌云志”为主题,2020年入职的新员工统称为“未蓝生”,内容包含各部门讲座、素拓、宣传片拍摄、新老员工交流等环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自然组织起来也费时费力。
      其中最耗精力的就是宣传片拍摄,主要负责整个培训的安姐和蒋姐每天都要联系包括导演、新员工演员、拍摄场地等在内的很多人。
但她们配合的高度默契,影片从编剧、导演、拍摄、剪辑到最终成片,一气呵成。我很多次主动跟她们提出帮忙,但她们的工作计划已经形成,我贸然插进去也只能添乱。
      布置培训会场当天,因为蒋姐外出带培训,安姐就请我去帮忙,虽然除了物业外只有她一个人在现场协调,但她的细心程度足以让我敬佩,从横幅悬挂位置必须端正,到展板摆放必须平齐,再到桌椅摆放必须整体对称,并且要亲自试一下最边上的位置是否能清楚地看到大屏幕,整个会场虽然是备选方案(原会议室因为装修被迫暂停使用),但丝毫不影响她关注到每一个细节。
      我问她:“为什么一定要这么严格啊?”
      安姐回答:“这是新员工的第一课,代表了西南院的整体形象,必须事无巨细呀!”
      我想一代又一代的西南院人就是有这样一股子劲儿,才让这个企业始终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同行业屹立不倒。

7.jpg

      (二)“你研究生研究方向是什么?”

      除了新员工培训,我还参与了职称评审的部分工作,印象最深的是评审现场。

  职称评审工作由王姐负责,王姐精干豁达、细致温婉,对职称评审这种大事的组织协调能够处理的井井有条,让人不得不心生敬佩。

  评审现场,王姐熟练地向不同场次的专家评委介绍着本次职称评审的基本情况,对PPT的内容烂熟于心,虽然评审已经持续了一整天,但她依然看不出一点疲惫,永远充满热情。

  职称评审的具体内容我不方便讲,只讲一个细节,就是每个人在述职结束后,不同的评委会问到不同的问题,但有一个问题总是出现:“你研究生(本科)研究方向是什么?”

  我从这个问题能够体会到专家们对于学生在校期间的研究与学习情况极为重视,即使眼前的职工已经承担了多项大大小小的工程项目。

  在中建西南院这样的业务单位,潜心学术的精神依然起着至关重要的“指挥棒”作用,这也启示我们所有的同学一定要珍惜校园的学习时光,刻苦钻研,实事求是,一步一个脚印地搞好学术。

  常有人说工作后不再有象牙塔,到这里后,我觉得这种说法应该值得大家辩证去看。

  (三)分享一些细节

  1、办公A区大厅展示着西南院首届设计大赛的作品情况,内容涉及国内外各种大型项目,很多已经投入生产建设,仔细观之,大师沉淀和年轻思想的激烈碰撞产生的设计精品,令人震撼。

8.jpg      2、大厅靠里侧是一面浮雕墙,仔细看去,雕刻的都是西南院主持设计的精品项目,仰头望去,感叹于这所企业的不朽功绩与行业担当。

9.jpg

      3、整个办公区域几乎都能看到“创世纪精品,筑百年辉煌”这句话,恢弘大气的背后,是中建西南院对国家和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

10.jpg

      4、每天早上上班等电梯至少要10分钟,但是每个人脸上都没有焦急,反而多了些放松与惬意,中建西南院果然已经烙上了深深的成都文化印记。
      5、等电梯时也能感到,这支队伍真的十分年轻,并且无论男女颜值、气质都很高,毕业生到这里工作要是还没解决个人问题,想必不用担心。
      6、打饭时永远都是最有秩序的排队等待,食堂饭菜每天都不一样,味道也十分靠谱,也不贵。

11.jpg

      7、等电梯处旁边的墙上悬挂着天气预报LED,成都的夏天阴晴不定又多雨,让大家等电梯时候看看天气,实在是贴心。

12.jpg

     8、院内的小卖店门口每天都有鲜花卖,莲藕、玫瑰、向日葵、百合……光是看着,就能感受到西南院浓浓的生活情趣,以及发自内心对生活的热爱。

13.jpg

      9、“川普”真的很好听。
      10、这里的人们普遍觉得,天大比南开优秀。(不吹不黑)。
      11、我和今年暑假来到中建西南院实习的11位天大同学聊了聊天,他们普遍觉得在这里工作和生活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除了日常下班后约火锅耍串串,院里面的小卖店可以极大限度地满足年轻人对零食的需求。
      12、从中建西南院的办公室向窗外望去,成都的夜是独一无二的美。

14.jpg

      回忆太多,我也无法一一列举,但不能否认的是,这里无论是人还是景,无论是工作还是休闲,都让人感受到西南院那种为国家、为社会、为企业不懈努力的信仰之力,以及不舍昼夜、风雨兼程的非常之功,同时也能体会到人们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的乐观心态。
      三,个人寄语
      结合一个月来在这里的所见所闻,以及与企业、校友的沟通交流,我想给同学们提三点希望:
      第一,坚定信仰,涵养家国情怀。中建西南院是与新中国共同成长起来的企业,为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尤其是西南地区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企业的核心终究是人,正是一代又一代具有家国情怀的西南院人扎实工作、默默奉献,才成就了西南院今天的辉煌,大家从小沐浴在社会主义的阳光下,在党和国家的培养下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触摸到更大的平台,那么在学校期间一定要努力把自身的发展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坚定新时代青年心系国家的信仰,不忘科研初心,涵养家国情怀,培养信仰之力,毕业后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
      第二,潜心学习,练就过硬本领。在学校期间大家一定要心无旁骛地学好专业知识,尤其是日后渴望成为专业技术人员的同学,带着充足的知识储备才有机会在日后工作中得到更大的锻炼机会、实现更好的个人发展,在学校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却是最佳的本领养成期,工作后由于种种原因很难再有机会找到在学校潜心学术的感觉与氛围,所以希望大家能够珍惜在学校的学习机会,练就过硬本领,贡献非常之功,为各个行业贡献天大智慧。
      第三,提早规划,铺好就业之路。就业不是最后一学期的事情,是整个在学期间的任务,同学们应该从低年级起就思考自己未来想干什么、能干什么,通过辅导员、就业指导中心、学长学姐、参加招聘会等渠道获取信息,为自己未来的生涯发展提早规划,有条件的话多多申请实习实践机会,避免在就业季“勉强就业”“慌张择业”,这样就能在日后工作中尽量避免“碰壁”,更加顺利地实现人生价值,如同中建西南院的宣传标语一般,以信仰之力、非常之功铸就个人与国家的百年辉煌。

1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