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士涛,男,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20届硕士毕业生,天津市定向选调生,就职于天津市公安局河东分局政治处,2020年10月分配到天津市津南区双桥河镇东泥沽村,开始了两年驻村工作之旅,现担任东泥沽村党委副书记。对于从小出生在农村的郭士涛来说,长年的农村生活使他工作后更加渴望在农村做一番事业,毕业后郭士涛也是时刻牢记“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使命。
选调生萌芽
郭士涛毕业于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01年12月。2017年郭士涛通过考研进入环境学院,入学伊始,他时常被“家国情怀”四个字感染,每每听到这四个字都像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在环境学院学习的两年半中,郭士涛担任了2017级硕士研究生工程党支部书记,在党员教育及支部建设上尽心尽力,在每次党日活动上力求效果的同时追求形式创新,带领党支部人员参观周邓纪念馆、组织各种形式的党日团建活动,通过各种活动感悟初心使命。 2020年10月,刚进入公安系统一个月,按天津市委组织部要求,所有定向选调生均需要下基层两年,郭士涛被分配到津南区双桥河镇东泥沽村工作,工作中感悟和收获颇丰。 1.扶贫方面工作 到村工作后便加入村扶贫组,开始了扶贫工作及驻村工作。工作期间,他每月定期走访村中居民及困难群众,建立工作台账,加入“万名党员联万户”工作中,定期与贫困户进行沟通交流,他深刻体会到了什么是脱贫攻坚。正如我们习近平总书记常说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脱贫攻坚也真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工作,使郭士涛更加认真的走好“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 2.疫情防控工作 农村是疫情防控的痛点及难点所在,驻村工作开始后。郭士涛开始采用走访的方式建立“以房管人”工作台账。通过房屋静态管理动态流动人口,认真学习枫桥经验等先进经验,努力改进工作办法,建立村中各区微信工作群,参与村中卡口执勤等工作。 2022年1月8日,星期六,奥密克戎突降津南区。疫情的传播速度及带来的社会恐惧非常之大,正在休息的郭士涛接到返岗通知后,立刻从河西区赶到津南区工作。晚上10点,他回到家中通过新闻发布会了解到津南疫情的严重性,此时的他知道如果第二天早上回去上班,可能就回不去需要在家隔离了,但是村里更需要他,于是他12点又赶回津南区东泥沽村村委会,1月9日凌晨,他收到了居家隔离的短信,但是此时还不能休息,他连夜招募志愿者、准备大筛、每天喊大喇叭、维护秩序、管理物资,一身衣服在村委会住了二十多天,参与十几次大筛的筹备准备工作,力求在一线做一名合格的选调生。 1月30号,津南解封回家休息两天后,大年初一(2月1日),他收到了带队支援辛庄镇的通知。该小区确诊三百多例,他白天守在楼门口禁止居家观察的居民外出,晚上也要在帐篷里时刻观察情况,每天轮班工作,最终在一周后身体透支导致胃痉挛进了医院。 驻村这一年半以来,他为困难群众买物资、为村里买路灯,使用服务群众经费1.6万元,生活的点点滴滴就是与村民的喜怒哀乐。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我们的长征路才刚刚开始,争取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颗螺丝钉。